以白洋淀为生态背景的智慧生活样本
新区高质量建设生活实验区项目,位于容城津海大街东侧,新区起步区北侧,作为新区大规模建设前先行先试的样板段,它将向外界、外地迁移居民及本地百姓全面展示未来生活中绿色智慧城市风貌与便捷舒适的街坊功能,是体现新区从规划、设计、选材、及工艺工法等全过程的高质量建设模版,也是新区生态、智慧、文化理念的缩影。
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县,以及360平方公里的白洋淀,不仅自然生态资源丰富,且村镇历史文化深远。景观设计充分挖掘在地性,提取白洋淀的“淀”为设计语言,落位于场地中,围绕“乡愁”记忆与绿色智慧的定位,构建了 "厅 |园| 坊" 的空间层次,结合城市展厅和配套住宅及底商等建筑内容,来展现未来真实的生活场景及绿色智慧的发展理念
- 未来客厅
未来广场是居民归家的第一到达点,入口广场以一棵“智慧树”点景,结合太阳能等技术,传达新区智慧生活的发展理念。其莲蓬状的造型,源于白洋淀的荷花,也寓意着新区未来朝气蓬勃的发展
广场西侧紧临生态公园,公园的绿化以“淀”形态的种植岛渗透入广场,结合坐凳,形成舒适的林下休息停留空间,也是居民户外的绿色会客厅
-生活广场
入口广场旁下沉庭院是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的空间,可举办社区讲堂,露天电影,社区集市等活动。下沉台阶结合看台、种植统一考虑,台阶立面嵌入雕刻本地原村镇名称的钢板,融入曾经的历史回忆
场地原始的老槐树移植于下层广场中,描绘出熟悉的村口树下村民聚集的场景,围绕着这颗260岁高龄的古树打造特色的年轮铺装,形成“乡愁”记忆文化点
-生态花园
广场西北侧设置具有科普意义及参与性的雨水花园,雨水花园高点与公园的草坡地形相连,雨水经过层层台地滞留、净化、下渗,在最下层进入可触摸净化后的雨水收集池,增加人与场地的参与性,最终雨水将被蓄积在展厅前雨水花园内,用于补给地下水使用。雨水花园具有两套系统,包括自然条件下的可视化雨水路径与补水模式下模拟展示雨水路径。花园中使用多种耐水湿的植物品种,使之成为集生态与艺术的双重展示平台,呼应新区海绵城市及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乡愁庭院
通过广场街坊入口进入,实景呈现未来居住的街坊庭院和全龄友好的生活场景,还原村落居民休憩交流的空间,成为原住民忆“乡愁”的场所;考虑雨水的可渗透性,铺装主要为透水露骨料,从而大大减少了园内的地表径流;同时,庭院使用数十种乡土植物,达到一季一景的景观效果,这也是未来大区建设的植物样本库。庭院也结合了智能快递柜、智慧门禁与智慧安防系统等管理设施,展现新区智慧融入生活的理念。
-'丹顶鹤'乐园
选取白洋淀代表性动物丹顶鹤作为儿童活动场地IP主题,以整个下沉空间为基底勾画出丹顶鹤童趣的形象。场地设有大、小两个滑梯、多种攀岩设施等,充分利用高差,将地上花园区与地下儿童区相连,成为孩子们可以爬、跑、攀、钻、滑的垂直乐园
-生活街区
社区东侧为配套底商,设置无人售卖超市等新型商业,打造街道慢生活场景,展示新区街道的活力,便捷与智慧,同时,配备智能分类垃圾桶,采用积分奖励系统,引导正确的生活行为
结语
新区高质量建设实验区(生活)作为新区的建设样本,代表着未来的城市风貌,浓缩了未来真实的社区生活。设计实现了60%以上的透水面积,减少了地下雨水管网的使用,减缓了汛期对市政管网的压力,同时运用了大量的乡土植物,有效缩短了新栽植物的适生呈现周期。白洋淀本土的景观文脉与“乡愁”记忆,呈现了慢生活街坊的多种场景。整个项目融入了科技智慧的管理模式,为新区建设带来了开放共享,先行样板的示范作用
项目地址:容城津海大街东临时配套辅助区内
业主:万科北方区域产城,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
景观方案设计:Instinct Fabrication 本色营造
施工图设计:Instinct Fabrication 本色营造,北林地景,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团队:楼颖 郭玮 王一凯 刘瑷琳 胡炜欣 张远涵 孙丽娜 邵国靖 武军 杨佳星
建成时间:2020. 6
设计时间:2019.11 - 2020.1
建筑设计: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慧树”雕塑深化设计顾问:王志心
“3D编织中国结”雕塑:黄蔚欣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摄影:河狸景观摄影